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矿产,地下还埋藏着诱人的能源。自我国致力于开发页岩气以来,从勘探、采集到应用,基本都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过程。能源供给侧催生的变革,技术创新爆发的潜力,直接形成了页岩气发展的走俏态势。
纵观近段时间的行情,股市动荡是被热论的话题之一。上周五早盘,据说沪深两市都是高开低走,跌多涨少。但是,页岩气板块却独树一帜领涨,令人振奋。
业界认为,目前投资者已经改变了“投投投”的策略,观望态度席卷整个股市,但像页岩气这样明显看涨的板块却成为了投资宣泄口。在去杠杆高峰期,这种已经打上了“潜力股”标签的新能源板块颇受市场关注。
更值得一说的是,我国页岩气产业在短短20年的时间里完成“一片空白”到“一抹亮色”的蜕变,其给世界带来的震撼有目共睹。从勘探到采集,从产能提升到输送规模提升,我国页岩气发展的进程越来越趋向商业化。
占据数十万亿立方米的矿产储存量优势,我国页岩气勘探接连取得突破的同时,也在技术不断创新的支撑下接连传来了开采和应用的好消息。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了安全开采、清洁生产的页岩气开发体系,着力化“储藏量”为“可采规模”。
作为一种非常规天然气,页岩气开采难度要更大一些。因此,整个页岩气产业发展史也是技术创新的飞跃史,无论是动态追踪评价、地质特征研究还是多层压裂技术、钻井技术等,都是坚定走自主创新道路的忠实见证。
由创新催生的变革,往往像暴风雨,经过酝酿后来得又急又猛。我国页岩气开发也在艰难的起步和短暂的沉寂后迎来了一个爆发高峰期。自“十三五”开局以来,一系列政策支持、标准规范、关键共性技术突破都为其削弱了商业化壁垒。
尤其是标志性的涪陵页岩气产业发展,折射出了我国页岩气产业的自主创新力量,也成为了不少示范项目的诞生地,战略调整的先导区,以及国内外记录的创造者。仅探明储量就已经增长到了6000多亿立方米,而2018年上半年产能已近30亿立方米。
从某种角度来看,“涪陵页岩气”就像我国页岩气产业对外的一个标签,被视为发展阶段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缩影。而除了涪陵,我国页岩气勘探和开采的眼界也正在向更广阔的区域上延伸。
不久前,中石油才组织了125台钻机钻探川南页岩气。据悉,若该地钻井工程完工,产能将达100亿立方米,成为又一个提高页岩气产能的重点地区。另外,据说页岩气水平井阳105H1-2井也传来了捷报:水基钻井液代替油基钻井液应用成功。
离页岩气“绿色钻探”又近了一步,也说明“水代油”的科研攻关再下一城。随着环保标准在各行各业的收严,环保监管日趋加压,页岩气作为清洁能源,其本身的开采和利用就应以“清洁”为核心,所以不断完善清洁生产体系也同等重要。
未来,专家提出,页岩气产业发展要么向着更深层次迈进,3000米、4000米,或者5000米,而下探地越深,技术难度越大;要么向着1500米之上发掘浅层页岩气,这也需要适应压力系数低的环境,迈上更采集台阶。
技术开道,创新架梁,页岩气产业已经慢慢走上了发展的正轨,并且进入了提速通道。商业化大门已开,市场化竞争无可避免,产业热度的走高吸引了各路资本的入局。大环境依然不变,页岩气还只是掀开了一角,沉睡在地下的矿藏,正枕戈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