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华环保宣传网
如何看待乡村振兴的“有”和“无”? 这三年,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有何变化? 实现生态风险最低与生产效益最大化 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应把握好六大关系 科学划定生态红线确保可操作性 推进普查成果与大数据相结合 5G时代宣传怎样用好灯塔效应鲶鱼效应南风效应? 污染职业举报人该不该设? 持续抓好疫情防控 全力保障生态环境安全 北京节水的空间有多大 我国北方及中部区域部分城市出现空气重度污染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和我国环境保护 用“三化”推动工业园区治理 环保督察揪问题:高污染企业“停产”频现 全面把握良好生态产品的内涵特征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绘就现代化绿色图景 归根结底, 自然电影是表述人类 生态绿色标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高度 环境税收立法应首先明确哪些问题 正确认识河北大气污染治理对经济的影响 发展蓝碳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作用有多大 安徽发布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状况 “行政+经济”推动企业治理 四川植被生态质量持续改善 海河流域生态流量管理应坚持反退化、保总量、优过程 企业趁暴雨排污,监督不能“放任自流” “野景区”也应建立风险预警 原创:既打老虎又拍苍蝇,大气污染治理还是要稳住神 揭短板更要补短板 村两委是践行“两山”理论的重要推动者 原创:《海绵宝宝》里的蟹老板为啥生了只鲸鱼? 中央首提“提升城市群功能”有何深意? 垃圾处理重在强化意识和提升服务 生态红线落地要解决四个问题 “洋垃圾”禁令之后彻底告别还有多远? 韩国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的启示 迎难而上,坚决完成生态环保约束性指标 提高城镇污水处理排放标准不能盲目跟风 打一场污染防治攻坚的人民战争 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山东水环境质量排名首次延伸到县 以绿色发展力促进经济绿色复苏 加强生态环境治理,让农村又富又美 拥抱大数据时代 守护数字核安全 “十四五”规划应做好水文章 财政分权视角下的雾霾治理 用共享经济理念与模式促进国内发展阶段转型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全面绿色转型 共同推动民营企业走绿色发展之路 塑料污染治理是一场世界范围的持久战

您的位置:首页 >绿色家园 >

如何看待乡村振兴的“有”和“无”?

来源:福建日报更新时间:2019-10-16

近日和地方干部一起交流乡村振兴,他们和笔者说起一件事。某地领导问一位乡村振兴服务队的同志,乡村振兴要怎么做?这位同志答不上来,领导就发话了:“我告诉你乡村振兴怎么做。乡村振兴就是美丽宜居乡村打造,就是把猪圈等乱七八糟的东西给拆掉,让村民把房前屋后整理清楚。”

听了这话,笔者不免感到,新农村建设以来,尽管已取得令人欣喜的成就,但还有一些领导干部的思维方式没有改变,仍然是“物思维”“硬件思维”,只在“有”上求,没有“无”的概念,一直在末节上求,没有在本质上求突破。

由此,笔者就想到,乡村振兴中的“有”和“无”如何来理解?

产业振兴指向的是乡村经济振兴,但乡村经济问题不只是乡村本身造成的问题。乡村经济长期成为工业和城市的依附,如果我们按照过去发展工业和城市经济的办法,不断追求“有”,比如货币、规模、GDP,乡村就永远无法摆脱依附地位,农民外出务工的现象也将日益显著,直到乡村剩下的大都是老弱妇孺。这就引发了被许多乡村领导干部忽视的乡村经济振兴中的“无”。举个例子,在许多没有产业支撑的乡村,青壮年劳动力纷纷向经济发达的城市工业区转移就业。固然,这部分劳动力的工资很多被寄回在乡村的家人,反哺乡村经济。但相比一些已经发展起实业的乡村来说,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不仅失去的是发展乡村实业的核心生产要素,更失去了乡村本该具有的完整社会结构,将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引发一系列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乡村互助系统这个“无”,使乡村生活生产成本急剧增加,许多农民外出,一些乡村出现衰败。所以,重构乡村的互助系统,进而获得自主发展的权利,这是乡村经济发展的命门,是重建乡村经济主体性的必由之路。

文化振兴中的“有”是很显然的,大广场、大礼堂、广场舞、各种宣传海报和展板在各地搞得红红火火,现在又多了各种节庆活动。但这真的意味着乡村文化蓬勃发展吗?花巨资搞的文化工程、节庆活动,是否将文化繁荣充分渗透和有序绵延,而不是一阵风、一场雨?那么,如何来把握乡村文化振兴中的“无”?很显然,传承和发展从乡村这个根系延展出来的主干文化是根本,这种文化是经过以亿年计形成的自然地貌和以百千年计形成的文化样貌融合而成的,是在时间这条轴上,自然与人、人与人、人与自己交相作用而成的关系的总和,地方性、独特性、丰富性是其特点。这种文化的根源、灵魂和特色的缺失,就是目前一些地方乡村文化振兴的“无”。唯有对乡村文化主体性的深刻认知,才能把握乡村文化振兴的方向,其“有”也才能呈现出生命的活力来。

人才振兴和文化振兴的根本点都在于对在地化知识的把握。一些乡村有人无才,原因在于我们的乡村教育沿用的知识体系在地化这点做得不够,自然就难以培养出适应地方需要的在地化人才。笔者在调研中了解到,许多大学生村官在基层工作中,都出现过眼高手低、难以服众的窘况。乡村教育体系只有充分尊重在地化知识,乡村振兴的引领者和建设者才能因地制宜、施治得法。所以,乡村人才培养的知识基础是根本性的问题。以工业和城市取向为主的知识系统培养出来的各类人才,是我们看到的“有”,在地化知识系统是“无”。乡村人才振兴要以在地化知识为主导,才有可能培养出更多适应地方需要的“有”用人才来。

生态振兴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种呼应。但到了今天,在少数干部的概念里,生态仍然只是绿色,而无视农林业对化肥、农药、除草剂的过量使用,甚至把几百万亩的桉树林也说成是生态的。“因为在地图上,桉树林是绿色的。”笔者给地方做规划,把化肥农药除草剂的零使用写到了生态宜居这个环节里。有干部就提意见说:“这生态宜居和农药化肥零使用有什么关系?不应该把它们写在一块。”可见,在乡村生态振兴这个领域,仅“有”“绿色”多么狭隘。系统深刻科学的绿色发展理念的缺失,就是一些地方存在的乡村生态振兴的“无”。只有准确把握科学的绿色发展理念,才是生态意识的真正觉醒。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副秘书长。)

热点图文

二成耕地土壤污染超标
二成耕地土壤污染超标
关停采石场≠关停污染
关停采石场≠关停污染
提“气质”还得加把劲儿
提“气质”还得加把劲儿
湿地保护: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自然解决方案
湿地保护: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自然解决方案
西安大练兵“硬核”比拼
西安大练兵“硬核”比拼
枣庄联丰焦电违法排污肆无忌惮
枣庄联丰焦电违法排污肆无忌惮
武汉垃圾焚烧厂涉违法运行 周边居民屡患病
武汉垃圾焚烧厂涉违法运行 周边居民屡患病
北京8类地区停车3分钟或需熄火 未设定相应处罚
北京8类地区停车3分钟或需熄火 未设定相应处罚
本站部分图片和新闻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版权所有:中 华 环 保 宣 传 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