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关注到,几种名为马达加斯加发声蟑螂、橙头蟑螂的虫子,日前在网购平台上热销。不仅如此,子弹蚁、大力甲虫、澳洲红背蜘蛛,甚至是最近被国家九部门联合围剿的红火蚁等,也被一些人当作“异宠”追捧。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些“异宠”不仅会给饲养者带来潜在危险,还会威胁生态环境。
“活体动物不仅极易携带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而且还可能造成生物入侵,对我国生态环境和群众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南京农业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赵春青指出,4月15日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多次提及外来入侵物种,并且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引进、释放或者丢弃外来物种。”
不起眼的小生物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赵春青告诉记者,生物入侵的主要途径有两种,一是自然入侵,即入侵物种随着气候变化,跟着风、水流、动物迁徙等侵入;二是人为活动,如贸易、旅游等出入境活动带入,“生物入侵主要还是受到人为活动的影响。”
人为的生物引种在国际上和我国也有成功的案例。赵春青举例说:“比如广东省引进的角蚜小蜂,利用角蚜小蜂防治松突圆蚧面积达60万公顷,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但赵春青指出,在控制不当的情况下,也会造成生物入侵。如在南方泛滥的水葫芦、福寿螺等。
另外,随着进出口贸易和出入境旅游、船舶压载水和交通工具的传播,甚至是人们出于好奇心栽植或养殖,一些生物被无意引进,也会造成生物入侵。如赤潮藻、红火蚁等就是这样被无意引进的。
生物入侵不只是国与国之间,即使在国内,也存在入侵生物的扩散,比如放生行为。赵春青介绍说: “很多放生动物并不一定是本地原生的,他们会通过食物链或生态链直接或间接影响当地的种群和生态。”
这些放生的生物可能会携带寄生虫、病菌、病毒等威胁健康的隐患,也会危害当地生态环境。赵春青认为,“放生”行为也应被纳入法律监管。
“一些不起眼的小生物入侵,也可能在生物链上产生巨大的连锁反应。”赵春青介绍说,比如马铃薯甲虫,不仅会造成马铃薯减产,为了灭杀马铃薯甲虫,农民不得不使用农药,而农药又会潜在影响周边环境,危害当地其他物种,形成因果链条。“生物入侵的危害范围比较宽,在生物链条上的影响尤为深远。”
如何防范生物入侵?
在一家网店,记者看到比成人小指还长的橙头蟑螂已经销售了71件。
事实上,在中国很多地方肆虐的蟑螂最早也是外来物种, 如“美洲大蠊”和“德国小蠊”分别原产自非洲和南亚。在2016年,当时的环境保护部公布的《中国自然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第四批)》中,两种蟑螂(学名蠊)榜上有名。
而根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2019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已发现660多种外来入侵物种。
赵春青告诉记者, 2014年,据统计生物入侵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000亿元,但更重要的影响是对生态系统的破坏。生物入侵很容易威胁土著生物,对上下生物链产生阻断性作用,危害农林渔等产业和人体健康。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对外来物种的防范和应对做出了明确规定,防范外来物种入侵与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赵春青表示,对政府来说,检疫部门把关很重要,应在加大宣传力度的同时,强化法律手段保护。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异宠”违法引进最高可处25万元罚款。
同时,要加强对外来物种入侵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全球联防联控是有效阻止外来物种入侵、保障经济、生态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根本途径。
赵春青建议,制定外来入侵物种名录和管理办法,有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加强对外来入侵物种的调查、监测、预警、控制、评估、清除以及生态修复等工作。
防范生物入侵更离不开公众的广泛参与。对个人而言,要遵纪守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同时,要做好生物入侵的媒体宣传和科普工作,将科普工作深入社区和基层等。“让每个人都认识到生物入侵的危害性,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将生物安全法落实到每个人的行动中。”赵春青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