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开辟城市通风走廊 “穿堂风”治霾效果待估
城市风道又叫做城市通风廊道。在静稳无风的不利气象条件下,污染物容易积累。因此,把郊外的风引进主城区,已经成为多个城市非常看好的驱散雾霾的重要方式。在雾霾治理的重压之下,越来越多的城市管理者开始青睐利用“城市风道”治霾的方式。近年来,上海、武汉、杭州、广州、南京、贵阳、郑州、西安、合肥、北京等城市纷纷提出规划“城市风道”治理雾霾。如杭州计划从钱塘江引风,结合总体规划中的河流、道路、绿地形成的6条生态带,建设城市风道。目前,郑州市正在做环城生态水系建设、两环十七放射绿廊等,开辟风道。现在,引“过堂风”治理雾霾的城市名单中,又要再加一个:沈阳。日前,辽宁沈阳市规划部门消息显示,在新版的沈阳城市总体规划中,沈阳规划了“三环、三带、四楔、南北绿廊”,以形成“通风廊道”,利于缓解雾霾影响。“根据城市地理特点、风向,以及工业分布,预留出通风通道,这样就可以把风引进城市,让城市的空气不再凝固,动起来。”新的沈阳城市总体规划中,明确提出在2020年前建设“三环、三带、四楔、南北绿廊”的概念。其中,“三环”是指环城水系、三环高速和四环快速路防护绿带;“三带”是指贯穿城市的浑河、蒲河及沈抚运河三条滨水生态带;“四楔”指从东北、西北、西南及东南四个方向由外延伸到城市内部的生态绿楔。绿楔内突出生态环境的保护,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对现有建设用地进行整理和组团式、低密度的开发建设;“绿廊”是指依托河流、铁路、道路绿化带等开敞空间形成多个南北向通风廊道。这里的“绿廊”便是城市通风廊道。“就像老房子的穿堂风。”一位专家如是比喻。我们知道,雾霾怕风,一场场雾霾往往由风驱散;而冬季一连几天无风或微风,就易起霾。因而,沈阳市拟建的“通风廊道”,就是要一解楼群过密之弊,引来城市“穿堂风”。这样的思路并非异想天开,而是有据可循。德国慕尼黑开通了5条城市通风走廊,把城市中的脏空气带出去,效果良好;国内上海、南京等地也在筹建或在建“风走廊”,作为清洁空气的选项。不过,城市“通风廊道”虽能避免自然风受阻于建筑群,但若整个城市及周边地区受静稳天气控制,空气流动性差,则“通风廊道”中的“穿堂风”也会力微。因而,“通风廊道”对于缓解城市热岛效应、让城市更宜居,其功不小,但对于雾霾则只限于“缓解”,治雾霾不能只靠“穿堂风”。雾霾弥漫,人为污染因素是主因,气候条件是诱因。因而,改变粗放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让《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走进工作生活中,是当务之急。同时,改善城市气候条件也不可小视。沈阳市拟建的“通风廊道”,即有以温差带动空气流通和增加城市自净能力的双重之效。有研究者坦言,清除大气污染是一项非常困难的工程,欧美为此花费了50年。对此,怨天尤人、徒发感叹、以为出门戴上口罩就可以忘掉雾霾,均非抗霾治霾的应有之态。治理雾霾越是艰难,越不能把责任推给他人。每个人都是雾霾的受害者,又都可能是雾霾的制造者。可以说,我们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就选择了什么样的天空,而在日常生活中减少自己的污染指数,也是在给我们的城市降压。改乘公交、空调“降温”、少放鞭炮……改变习惯说难也不难。放弃一些物质享受,超越一己之利,却能积蓄公德,以文明净化大气。众人行之,久而为之,则能早日换回头顶上恒久的蓝天。对于利用城市风道进行“治霾”的方式,也引起了一些市民的担心。“环境有自净能力,通过稀释、吸收、降解等物理、化学或生物作用,使排放到环境中的一定数量的污染物在一定时间内不影响人类健康。这种自净能力的限度即为环境容量。”一位受访专家对此回应说,建立风道事实上就是合理进行城市布局,让城市里的空气便利流通,防止受污染空气被人为堆积在城市中,让风把雾霾扩散到更大的空间里稀释,提升环境自净能力,从而降低霾对人体的伤害。“缓解雾霾天气的首要措施就是要预防,从源头治理预防,至于规划风道能起到多大的成效还是要看实施后的具体情况。”上述专家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