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338个城市仍有7成空气污染超标”、“船舶港口发展迅猛,排放量随之增加”、“船舶污染控制水平依然较低”……不知不觉中,水上污染也成为了无法忽视的症结。
清洁船运绿色建港 “水上污染”治理进入发力期
作为世界上大的航运国,常年在水上往来的运输船超过14万艘。而据《中国机动车环境管理年报(2018)》显示,2017年船舶排放颗粒物、氮氧化物位列非道路移动源的25%以上。同时,船舶也好,机械作业也好,其燃料硫含量更是平均超过车用柴油数千倍。
如此数据已经能多少说明一点问题,不论是燃料油使用、润滑油使用还是港口运输车流量的统计,都指向了一个事实——船舶港口污染治理迫在眉睫。
内贸油质量如何保障?废油回流如何监管?高流动性行驶检查是否有效?港口废气排放密度何以削减?节能减排技术向哪个方向进一步革新?排放清单该如何建立?运输往来作业还有多少环节能够优化?
一个个问题都有待解决,所谓“水上蓝天保卫战”也被纳入了新征程新目标中。
《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中就明确要求,加强船舶污染防治,2019年底前,调整扩大船舶排放控制区范围,覆盖沿海重点港口;2020年起,沿海航行船舶使用燃油硫含量不得大于0.5%m/m,停靠使用燃料硫含量不得大于0.1% m/m。
《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指出,积极推进绿色港口建设;优化交通装备结构,推动LNG动力船舶、电动船舶建造和改造;重点区域沿海港口新增、更换拖轮优先使用清洁能源;推广港口岸电建设与应用;开展船舶、港口设施污染防治专项行动等。
另据交通运输部印发的《港口岸电布局方案》,拟对港口船舶岸电设施建设和改造的245个项目奖励7.4亿元。还将争取岸电电价扶持政策,到2020年底,全国主要港口和船舶排放控制区内将布局493个专业化泊位。
说到船舶排放控制区这个概念,《船舶排放控制区调整方案(征求意见稿)》已经下发,“扩容升级”成为主旋律。按照计划,船舶排放控制区范围不仅会扩大,重要污染物排放控制也会更加严格,“三油并轨”有望迎来加速度,绿色岸电建设项目获得同步规划。
值得注意的是,京津冀地区、长三角、珠三角以及长江经济带等重点地区是首要攻坚对象。以长江经济带为例,船舶污染防治已经成为“不搞大开发 共抓大保护”的标志性战役之一,沿岸应对措施频频落地。
由于船运在交通运输领域有着非常显著的优势,我国水系发达,海岸线绵长,对外贸易合作始终开放,故而污染防治“疏堵结合”必不可少。未来,这种治理趋势也不会发生太大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