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华环保宣传网
物业进军环卫市场,对市场化环卫企业冲击几何? PM2.5这些年经历了什么? 中间还穿插了臭氧上位大戏 三峡北控(湖北)水务公司成立 能源安全的发展重点—可燃冰的发展前景分析 为大件垃圾破碎板块“蓄能” 恩派特闯出质造新路 多方协力严控污染源 治理雾霾仍需久久为功 建材盛事,各界精英将齐聚2019云南建博会! 散煤控排情况如何?治理综合报告新鲜出炉 2020年国内储能发展趋势分析 5G将会带来磷酸铁锂储能电池需求大幅增长 进入至纯“净”界,揭秘科瑞净得瑞背后的硬核故事 直播平台已搭好 生态环境新技术展会明日来袭 迅速发展难掩步履维艰 袋式除尘器产业存短板 CISILE2021科仪展圆满闭幕,感谢三日相遇,未来愿与你同行! 【原创】331批公告:乘用车LFP占比30% SKI“抢食”自主品牌 代表资本市场环保价值新取向 金达莱二度闯关科创板成功 扶持政策渐进落地 恶臭污染治理泛起千亿级涟漪 2020宁夏供热采暖展4月银川举办 汇聚业内暖通核心企业 零接触!智能分选装备实现医疗可回收垃圾快准精分类 2021年氢能源产业加氢站建设上市公司全方位对比(附业务布局、业绩对比、业务规划等) 舒适系统助力“后疫情时代”的健康人居 农村散煤治理出路在哪? 三大实招破局清洁取暖难题 总投资207亿!君正集团与乌海市政府签署可降塑料项目协议 大合环保的机加工治理之道:坚持高标准 用产品说话 6000亿市场在望 生物质能产业如何逃离补贴“依赖”? 长春工业环保展,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环保产业振兴 专家视点丨重污染过程陆续消散,初三后空气质量全面改善 100亿!中国化学与陕西水务集团联合投建 “水务科技”为核心的专业化园区 首设节能环保专区 2020进博会那些“绿”创意戳到你没 中联重科、龙马环卫、北京环境等24家企业入围 这个环卫一体化项目将花落谁家 凝心聚力 蓄势待发,2020制药网线上展6月16日即将盛大开幕 三达膜:签订1.88亿元污水处理项目合同 2020年中国储能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分析 万亿市场未来可期【组图】 大气污染防治再迎“升级版” 多个细分领域站上需求风口 超过盛夏高温的热情,环保正能量席卷魔都! 3月19日路演,22日发行 元琛科技即将登陆科创板 2020年中国电化学储能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全年装机规模有望突破30GW 新政策加严排放限值 机动车污染防治再添利器 第十五届中国石油和化工水处理技术及装备展览会(Clean Water China)今日开幕 荣成上线数字考核系统 城乡环卫步入大“洗牌” 大气污染防治步入攻坚期 多领域投资窗口有望大开 数字赋能 减负监管 撑腰环保 上海锂电展8月28举行 化热潮持续高涨 扫地机器人“离家出走”被贴告示寻找 这到底是什么神奇的存在 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迈入深水期 超低排放侧重点转移 北控水务联合长江生态环保预中标浏阳市污水处理厂网一体PPP项目 环保博览会2019强势回归 紧扣大湾区发展规划 大气污染防治既要打好攻坚战,又要打好持久战 战略投资不停 阿拉丁环保“待办事项”一期价值500亿 2019石灰及深加工技术装备展新闻发布会在邯郸召开 搭建世界石灰深加工沟通桥梁 VOCs治理市场前景可观 未来工作重心已确认

您的位置:首页 >气候变化 >

PM2.5这些年经历了什么? 中间还穿插了臭氧上位大戏

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2020-10-22

“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公开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的细颗粒物(PM2.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浓度下降比例,以及其他7项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约束性指标已提前完成。

PM2.5,一个曾经“穷凶极恶”的代名词,究竟经历了什么?而现在开始“成双成对”出现的“PM2.5&臭氧”,是怎么确定“协同防控”关系的?

时间线回到2013年,彼时PM2.5还是“致霾真凶”,2013年元旦新的空气质量标准把PM2.5纳入了监测体系中,让各地配备的新PM2.5检测设备开启了地图炮盯防。

“PM2.5爆表”在监测设备发挥作用,各项数据集中公开后成为一段时间的热词,引发了群体关注。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还发布了一份《PM2.5的健康危害和经济损失评估研究》报告,震撼人心。

同年,生态环境部(当时的“环保部”)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方案》,明确要求重点推进PM2.5污染防治,细化了2011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各项内容。

巧的是,《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也是2013年发布的,拟定1.7万亿大气污染治理相关投资,重重地拨动了环保产业中的一根弦。而面对PM2.5的威胁,计划也直接给未来5年的PM2.5治理抛出了具体量化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曾在一份文件中提出,将PM2.5指标考核结果纳入领导班子考核评价中,并且实行“一票否决”。当时还有消息称,所谓的“一票否决”或将向全国其他省市推广开来。

2014年,很多人应该对“APEC蓝”这个热搜还有深刻印象。挑动群众神经的不仅是APEC会议期间如洗的蓝天,还有对常态蓝的深切期盼,在这种普遍心理的驱动下,PM2.5这个大气环境主要污染物自然是站在风口浪尖上的。

“蓝天意识”的觉醒还在持续发酵,重点区域,如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更是首当其冲。

2015年,经过一轮又一轮的大气污染治理措施过后,统计数据显示,上述三大重点区域的PM2.5平均浓度实现大幅下降,全国74个重点城市降幅也蔚为可观。“空气质量的改善是有目共睹的”,结论一边倒。

当然,也要主抓当时的关键描述——初见成效。而相关部门也早已有了,“越到后面改善越难”的准备,更是打起了12万分的精神,持续奋战。

初战告捷是一种鼓舞,但还不能放松。

2016年,政府报告传导了“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超过80%(未来5年)”的治污压力。多地下发了新要求,PM2.5按量计罚,在基值上下降有奖,上升要罚。据悉,不少地方按“微克”计罚,可高达几十万元。

不过这个时候,已经有“臭氧威胁盖过PM2.5”的声音频频出现。

这也源于研究体系日益完善,攻防手段更加科学,着眼点更加精准,治理和防控规划有重点,也更全面。在这样的监测体系下,臭氧(O3)数据划出的上升曲线与PM2.5的下降曲线形成了鲜明对比。

其实,PM10、CO、CO2、SO2、NO、氨氮等污染物指标的监控从未懈怠,只不过没有撼动过PM2.5“首要污染物”的地位。但O3却不同,来势汹汹更摆出了“逼宫上位”的架势,逐渐在很多城市一举把PM2.5拉下马,棘手程度直飙前者。

以三个重点地区为例,2013年臭氧还在第二位或者第三位,1年时间珠三角地区臭氧就直接取代了PM2.5,成为首要污染物。在各项环境报告中,关于“臭氧污染天数增加”的描述也越来越多。

“形成臭氧来源的因素比PM2.5更多,治理过程也会比PM2.5更复杂”,这样的结论将臭氧污染研究和治理的重要性解析地很直白。至于有多复杂,环保在线已经从各个方面进行过解析,并持续关注相关研究和治理发展,在此不赘述。

PM2.5问题还没彻底解决,臭氧污染就跑出来作乱,这肯定不是什么好消息。所幸,年复一年对PM2.5的围追堵截有了经验,出了成果,还是让人对大气污染治理方向颇为认同的。

2016年,全国PM2.5平均浓度为4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更是完成了“三连降”,强心剂作用显著。

近两年,巩固PM2.5治理成果,重点关注臭氧污染的抬头,尤其是高温天气下这位“隐形杀手”更是不容小觑。于是就演变成,“臭氧”这个名字开始与“PM2.5”出双入对,成为大气污染治理黑名单上的“2大巨头”。

臭氧污染渐趋常态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2016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86%(288个)出现臭氧污染超标现象”,那么下一步的计划该是什么呢?

“未来10-15年,甚至20年,PM2.5仍然是我们国家重要要防治的污染物”“如果说PM2.5还有十到十五年,我们臭氧控制还需要二十到三十年”——柴发合。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会同有关部门,深入贯彻《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具体要求,继续推进四大结构优化调整,推动PM2.5和O3协同治理”——生态环境部。

“十四五”期间,要把PM2.5和臭氧的协同控制纳入日程,这是业界的普遍声音。

一方面,业界清醒地认识到,PM2.5浓度持续下降意味着各项措施的落实大获成功。但阶段性的胜利还要面临一个个“硬骨头”,这是蓝天保卫战中必须攻克的重难点。

另一方面,臭氧污染也不容忽视,而我国空气质量管理已经进入PM2.5和臭氧协同防控的深水区。“十四五”期间,PM2.5和臭氧的协同治理会成为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目标之一,布局不可逆。

热点图文

生态环境部:7月1日起,重点查处12类VOCs排放违法行为
生态环境部:7月1日起,重点查处12类VOCs排放违法行为
“政策+科技”助力大气防治 多措并举撑起一片蓝天
“政策+科技”助力大气防治 多措并举撑起一片蓝天
高科石化正式更名为“江苏中晟高科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高科石化正式更名为“江苏中晟高科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VOCs废气焚烧RTO系统天然气耗量计算
VOCs废气焚烧RTO系统天然气耗量计算
团标发布 |《固定床蜂窝状活性炭吸附浓缩装置技术要求》(T/CAEPI 34-2021)
团标发布 |《固定床蜂窝状活性炭吸附浓缩装置技术要求》(T/CAEPI 34-2021)
2020年世界地球日,我国大陆地区337城市日均空气质量自2013年以来首次全面达标
2020年世界地球日,我国大陆地区337城市日均空气质量自2013年以来首次全面达标
秋冬季验收结束 蓝天保卫战“期末考”还要这么干
秋冬季验收结束 蓝天保卫战“期末考”还要这么干
超低排放升级改造不是“跷跷板” 减排的不只是三个污染物
超低排放升级改造不是“跷跷板” 减排的不只是三个污染物
本站部分图片和新闻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版权所有:中 华 环 保 宣 传 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