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中国气象局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印发《全国气象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在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在加快气象强国建设的进程中,在国家扩大内需、改善供给、畅通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对气象服务需求越来越大,而全球变暖、极端天气频发、气象灾害风险加剧也越来越显著地影响人民生产生活的当下,气象如何更好地服务国计民生,更好地造福民众,趋利避害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记者带您从《规划》中一探究竟。
服务国家,服务人民——更好满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对于公众,可以获得每10分钟更新的全国1公里分辨率温度、降水、风速、风向等气象实况监测产品和短时临近预报,在安排衣食住行、“游购娱学康养”时得到个性化、定制化的气象服务信息。
对于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司机,可以分别提前30分钟和1小时获得公路浓雾、低温结冰等短时临近预报预警。
对于船舶航行、海洋渔业等从业者,可以在我国重点港口、近海航线、重点海域和全球重点航线作业时得到所需气象服务,用上拥有自主技术的全球远洋气象导航。
对于城市建设管理者,可以将气象与规划建设、安全运行、风险防控要素深度融合,更好地建设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增强公共设施应对风暴、干旱等灾害的能力。
……
“十四五”时期,这些场景,以及气象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更多可能,都有望在不断努力中变为现实。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服务国家服务人民’,是‘十四五’时期气象事业发展的根本方向。”中国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矫梅燕介绍。《规划》明确提出,把满足人民生产生活需求作为根本任务,从战略高度上推动气象事业发展进一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服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聚焦国家战略核心需求,发展保障有力的气象现代化。
为更好地服务国家、服务人民,“打造保障国家战略、普惠精细的气象服务体系”,打好“气象+”赋能行动攻坚战,成为规划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气象部门的工作就是预报天气、守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但实际上很多行业的发展与气象关系密切。”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十四五”时期,气象部门将在航空、远洋导航、金融保险等重点领域,加强气象服务专业模式、模型、算法研发,突破一批制约气象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进行更深入的融合。
——围绕服务乡村振兴,深化高标准农田精细化气象服务,探索开展国家育制种基地气象服务,拓展主要作物监测预报预警主产国覆盖数量,提升国外粮食产量预报能力。
——围绕服务交通强国建设,提高道路交通、铁路、内河航运、航空等交通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强化川藏铁路建设和中欧班列气象保障服务,组建长江等内河航运气象服务联合体,开展全球商贸物流气象保障服务。
——服务海洋强国建设,建立拥有自主技术的全球远洋气象导航业务,探索开展北极航道气象服务,基于北斗卫星加强预警发布。
——服务国家能源安全,强化大风舞动、电线覆冰等电力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加强煤电油气产、调、运全过程气象服务。
——服务金融保险,开展台风、干旱、洪涝等巨灾保险气象服务,发展天气指数保险、天气衍生品和气候投融资新产品,开展气象服务贸易数字化和气象金融创新制度试点。
——服务“双碳”目标,开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高精度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互补的气候评估,推动实现评估在重点地区分辨率分别达到百米级和1公里。
对于公众来说,除能获得基于位置和场景精准推送的普惠化、分众式气象服务,从平均38分钟到提前到45分钟的强对流天气预警外,还能收到运动、康养等气象指数服务和差异化个体健康生活天气提示,通过疾病发生发展风险预测模型收到健康风险预警,体验增值型旅游气象服务产品和具有气候特色的旅游与康养之旅。
气象服务还将更广泛延伸到海外用户,如《规划》提出加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地区和全球重要区域的城市天气预报、灾害性天气预报和重要气候事件预测,发布全球热点或极端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预警信息。
创新驱动,自立自强——推动预报精准能力进一步提升
推动气象更好满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和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需要,核心在于提升气象预报能力。而数值预报,则是气象预报的“芯片”和“国之重器”。
《规划》明确将“实施数值预报攻坚战”作为“三大攻坚战”的第一项内容。
数值预报涉及天气机理、预报模式、资料处理等复杂工程,围绕组织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规划》提出加强重大天气气候机理研究、研发下一代数值预报模式、研发第二代再分析系统,强化气象卫星遥感应用研究等多项任务,包括针对青藏高原、海洋、极地、季风和复杂地形对天气气候的影响机理、关键物理过程的研究攻关;并提出研究地球系统框架下的无缝隙多尺度天气气候一体化预报技术、尺度自适应的关键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和资料同化技术等任务。
围绕发展高水平的数值预报,《规划》还从业务方面提出发展全球数值天气预报、改进区域数值天气预报、发展短期气候预测模式三项任务,将努力实现全球数值天气预报模式水平分辨率达到7-13公里,可预报天数接近8.5天,区域模式亚太区域分辨率提高至5公里,建立全国1公里、局部达次公里、逐小时更新的快速循环同化预报系统。
在世界范围内,发达国家已开启以地球系统模式为目标的下一代数值模式研发。中国科学院院士周秀骥分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大气、海洋、地质和生态等各个分系统的研究不断深入,并越来越倾向于将地球系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研究。地球系统数值预报是当今世界公认最为重要的地球系统研究工具,是开展气候变化、防灾减灾和环境治理等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手段。
因此,《规划》明确提出向地球系统延伸,加强跨领域多学科交叉融合,着力发展地球系统框架下的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提出开发统一的地球系统模拟计算框架,相应发展高分辨率大气、海洋资料同化系统等任务。
2021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精准预报是保障生命安全的第一道防线。《规划》提出,发展以智能数字为特征,以数值预报为核心,以检验评估为导向,数字智能、无缝隙全覆盖的精准预报业务。针对灾害性天气,提出中国区域3公里对流尺度集合预报实现业务运行,强降水概率预报技巧提升5%至10%,加强以突发灾害性天气预报为重点的短时临近预报预警业务,建立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国省市县四级实时协同等任务。
围绕加快实现自立自强,《规划》还就科技平台、体制机制、人才等方面进行谋划,包括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科技创新平台、支持气象科技企业创新领军人才培养等。
在气象业务体系中,气象观测是预报的基础,也是实现预报精准的前提。因此,《规划》就促进陆-海-空-天一体化、发展精密气象监测,提出优化综合立体观测站网、发展先进观测技术装备、健全集约高效观测业务等三方面要求,形成全时全域全要素立体精密气象监测能力,实现气象监测向中小尺度深化、向气候系统延伸、向全球拓展。
具体任务如:提升我国天气系统上游地区的监测能力,实现东部地区及西部人口聚集区地面站间距小于20公里,天气雷达覆盖率较2020年提升22%;完善风云气象卫星在轨布局,形成风云三号黎明星、上午星、下午星和降水测量星组网观测,风云四号光学星“组网观测、在轨备份”的业务格局;发展智能化、小型化、低功耗、高可靠性的新型地面气象观测装备等。同时,提出推进观测装备国产化,推进综合探测能力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提升非传统观测数据的收集和应用能力等任务。
面向前沿,激活数据——打好气象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应用攻坚战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快速发展,气象事业高发展如何借力科技东风?在国家大力推进数字经济的政策框架下,气象大数据潜力如何发挥?
考虑到未来气象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将成为发展趋势,《规划》将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研究作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内容。例如,提出将基于物联网、5G、北斗系统、卫星通信网等数据通信和传输技术,提升气象数据获取与全球服务能力;持续扩充、增强气象云计算基础设施资源,形成集群化、规模化、服务化的云算力资源支撑能力,提升云计算资源调度能力;依托气象大数据云平台人工智能支撑和智能应用数据集,推动人工智能在数据分析、资料同化、数值模式、气象预报和气象服务中的深入应用;开展边缘计算在特定业务服务领域的试点应用;推进区块链技术在数据交易、元数据管理等领域的应用试验。
天气气候影响多个行业,气象数据在经济生产中“生产力”作用明显,国家亦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优先推动包含气象在内的高价值数据集向社会开放。
围绕激活数据潜能,《规划》推动气象信息化建设,提出以提升气象大数据应用、完善数字气象基础设施、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等为重点任务,打好气象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应用攻坚战。
做好数据收集,《规划》提出健全气象数据汇交机制,推进部门间数据共享交换,建立面向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全球数据收集业务,提升主动发现、安全访问、合法获取、挖掘提炼气候系统多圈层数据能力。加强纸质气象档案拯救与数字管理和利用能力建设,完成馆藏主要纸质记录数据提取。
加强数据产品制作。建立多类别气象数据集,研制种类丰富、高质量、高时空密度、长时序、持续更新的气象数据产品。加强支撑精准预报、精细服务、生态保护、碳达峰碳中和、气候变化等领域的专题数据产品制作。
数据流通。强化数据产权保护,完善气象数据共享开放、授权许可、交易流通、风险管控等制度,深化高价值气象数据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共享共用。加强气象数据全生命周期监管。
在融合应用方面,《规划》提出,推动气象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推动气象数据融入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建立气象数据与行业数据融合的标准规范与对接机制,推动气象深度融入数字孪生城市和数字乡村建设,融入购物消费、居家生活、旅游休闲、交通出行等各类数字化场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