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寿螺作为外来物种,不仅极易破坏湿地和农业生态系统,不当食用还会威胁人体健康。为彻底清除福寿螺,大理市人民政府近日在洱海流域全面开展福寿螺防控工作。凡主动将采摘的福寿螺螺卵交属地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的群众,按螺卵40元/公斤的价格给予补助奖励。
大理市人民政府以市场化手段,通过补助奖励团结社会力量,清除外来入侵物种。这体现了当地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外来物种入侵防治工作的重视,但笔者认为,目前采取的措施的科学性有待进一步论证。
以政府购买的方式治理外来物种入侵,早在2012年深圳大鹏新区就已有先例。为治理薇甘菊,大鹏新区发动社会力量对薇甘菊进行有偿清理。但是,在短期经济利益驱使下,更多的市民只是清除有偿的薇甘菊地上部分,最该被铲除的根部却被留在了地下;甚至有外地人拉薇甘菊到大鹏新区来卖。政府的收购预算也从最初的250万元猛增至500万元。
此次大理市要求采取人工清除的方式摘除福寿螺卵块,而福寿螺繁殖力极强。据报道,随着6月福寿螺产卵量迎来高峰期,大理市每天出动450多人也仅清理出螺卵410多公斤。如此算来,每人每天清理螺卵不足1公斤。此外,此次补助奖励仅针对螺卵,而对于幼体和成体未提出防治措施。综上来看很难做到彻底清除。
对照前车之鉴,笔者认为,在清除工作中,应当对福寿螺卵块的产量和所需费用进行科学预判。应探索多元化的防治方式,注重科学性。要结合当地实际探索适合的生物防治措施。比如养殖鳖、鸭子等福寿螺的天敌,与人工防治形成互补。
外来入侵物种一旦形成规模将很难清理。为此,应建立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有效机制。在以市场价格收购清剿福寿螺卵块的过程中,不仅要通过加强监管和宣传,杜绝外地输入、恶意养殖、随意丢弃等投机骗补行为,更要化被动为主动,让科学评估、政府发动、专业指导、社会参与多措并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