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报见习记者 李明哲 哈尔滨报道 记者从11月6日举行的《黑龙江省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发布会上获悉,黑龙江省1.2万名普查人员历时3年,对全省52252个普查对象进行了全部调查。与2007年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数据比对,黑龙江省污染治理能力明显提升,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下降。
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林奇昌介绍,黑龙江省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从2017年开始进行,耗时三年多的时间对全省52252个普查对象进行了全部调查。
据普查数据统计,2017年底,黑龙江省工业污染源27584个,畜禽规模养殖场6477个,生活污染源17824个,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367个。从地域来看,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绥化市、大庆市、牡丹江市5个地区合计占全省工业源普查对象总数的71.97%。从行业来看,农副食品加工业、农林牧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木材加工、金属制品业5个行业合计占工业源普查对象总数的52.11%。此外,全省机动车保有量455.58万辆,农业机械柴油总动力5451.36万千瓦。
与2007年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数据比对,黑龙江全省污染治理能力明显提升,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下降。2017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量比2007年分别降低了45.62%、66.28%,工业企业废水处理、脱硫、除尘等设施数量分别是2007年的4.2倍、6.3倍和1.6倍。2017年畜禽规模养殖场粪便和尿液资源化利用比例分别达到了90%和82%,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数量增加了12.5倍,处理能力增加了4.8倍。
在摸清了全省污染物排放情况的基础上,黑龙江省建立了污染源信息数据库,对于生态环境管理发挥了重要的数据支撑作用。同时,普查结果反映了全省当前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为黑龙江省“十四五”规划编制提供了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