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九点,北京市海淀区远大园小区东门口,陆陆续续来了一些提笼之人,他们小心翼翼地打开自己的笼子,又赶忙向对方的笼子探过头去,问一句:“你这是什么锹?”对面那位同样姿势,回答“某某锹”。
这是非营利性组织“自然英雄”举行的一年一度的昆虫集市,前来参加活动的不是一群北京老大爷,而是稚嫩的孩子。
近几年,自然教育逐渐火了起来。越来越多的城市家庭走进大自然,重新建立与大自然的连结。与此同时,越来越多机构也推出了自然体验、博物旅行、自然农耕、生态保育、科普探险等教育项目。
自然教育究竟给孩子们带来什么?玩物真的会丧志吗?让我们听一听中科院动植物所的科学家和一些玩虫人怎么说。
图为小朋友将一只“独角仙”放在手上。陈媛媛摄
◎爱上毛毛虫,学会一物观世界
刚过九点,石探记博物科学馆里已经人声鼎沸,热情爆棚。以往,喜欢甲虫的以男孩儿居多,但近年来越来越多女孩儿也加入这一阵营。因而现场女孩儿并不少。
小朋友刚摆出自己亲手制作的昆虫标本,展台上就立刻凑满了小脑袋,七角八舌地谈论开来。家长们则识趣地退居一旁,乐得几分清闲。
一只锹甲标本,小弟弟开口要价60元,对面小哥爽快成交,立刻掏出事先准备的零花钱。反倒是小弟弟舍不得了,慢慢吞吞地从标本盒中取出,恋恋不舍地交到小哥手中。
现场有成交的,也有没成的。一个小男孩问:“我拿一只巴拉望锹甲,换你一只爱勒冈锹甲,行吗?”“不行!”另一个男孩护着笼子,拒绝得干脆,逗乐了一旁的家长们。
这次活动不仅能展示、售卖自己的自然标本与收藏,自然爱好者们还能分享自己的故事。
“虫卵在孵化时该怎么拌土?”“需要加纯净水吗?”“孵化需要多高温度?”面对虫友的疑问,养虫达人们也毫无保留地传授。
一位小朋友将一只“独角仙”放在手上,任由它在手臂上爬行。带着倒钩刺的足,抓得人有些刺痒,但能享受小伙伴崇拜的目光,种种小不适便立刻烟消云散。
金蝉脱壳、飞蛾扑火、“稻花乡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些都是课本里对于昆虫、夏夜的描述。
一物观世界。了解“小精灵”生活习性,找寻它们的真身,通过亲眼观察昆虫羽化,了解昆虫饲养及其生活习性,孩子们能够在微小的事物中窥见整个自然世界。
然而,城市中很多孩子却背着繁重的课业负担,整日穿梭于各个补习班间,接触自然的机会很少,很难感知一个生命历经重重磨难诞生成长的神秘。
近年来,自然教育逐渐被一些家长重视。孩子们通过在森林、山地等自然环境中的学习,增强自我认知并培养社交能力、磨炼个人品格。
17岁的杨徐睿因为一次偶然机会结识了许多虫友,了解到很多种类的昆虫。两年前,他从广州一名虫友的手中得到了几枚长戟大兜虫的虫卵,便开始专心打造自己的“虫虫特工队”。在一些人眼里有点瘆人的大肉虫,在杨徐睿这里却是萌宠。
为了让自己的虫子化蛹,他认真研究虫子习性和饲养方法,什么时候换土、什么时候喂食,都有着一套严格的操作流程。
“虫卵在化蛹的时候,人为不当的侵扰,都会影响虫子的发育。”杨徐睿说,养虫最大的收获就是培养自己的耐心和自控力。看到孩子的变化,杨徐睿的妈妈不但不反对,反而乐观其成。
韩童潇(网名“小贝壳”)是“自然英雄”社团的创始人。这位痴迷于昆虫和自然的高一男生,赴美读书后发现,在美国民间有很多虫友组织,这些组织大多能得到博物馆等机构的帮助,定期举办交流活动。于是,他回国创建了“自然英雄”社团,撰写昆虫科普文章,定期组织交流活动,收入所得会全部捐给濒危动物保护组织。
阅读与虫子相关的书籍、逛博物馆、打游戏、参加户外活动,是小贝壳生活的一部分。“我从中学习到了很多生物和地理方面的知识。”小贝壳告诉记者,爱好是因为喜欢,而不是为了要锻炼提高某种技能。如果能力有什么提升,那是额外的礼物。
小贝壳的妈妈说:“我并不指望他日后能做昆虫学家,但我很高兴他有自己喜欢、不会厌倦的事情,陪伴他一生,一直给他美好的体验、心灵的放松。”
◎玩物不丧志,跟着科学家认识自然
上山观鸟,下河摸鱼,灯诱昆虫,制作标本,修复化石,在博物馆里探宝……有趣好玩的活动,激发出孩子们的探索热情。
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昆虫学专家刘晔为首的一批年轻科学家走出象牙塔,走进中小学校园,做起了课外辅导员,普及动植物学知识。他们还发起成立了专门机构,发挥专业所长,利用丰富的野外科考和带队经验,带领青少年采用科学调查方法,调查生态环境变化。
如今,这支队伍越来越壮大,涵盖动物学、植物学、昆虫学、古生物学、宝石学、天文学、心理学等学科。
“我们的授课范围主要是自然科学,不是直接给他们讲授某个知识点,而是让他们思考问题,让他们通过思维发散、讨论和实践,形成了一定的研究能力。”刘晔说。
“知识渊博、风趣幽默、特别会讲故事,大家都喜欢他。”一位热爱昆虫的9岁小男孩这样评价刘晔。参加过刘晔带领的活动后,他立志要成为一名顶尖昆虫学家。
一只甲虫真的能改变一个人的人生志向?
刘晔经常提到一个叫刘漪舟的孩子。两人的相识缘于一次科考夏令营。刘晔作为中科院昆虫学专家,是活动的带队老师,负责带领孩子们户外实地考察昆虫物种,普及昆虫知识。而刘漪舟正是那次科考游的参与者。
当时的刘漪舟还是初中生,那次夏令营让他对昆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刘漪舟在北京金海湖地区独立发现了一个新的昆虫物种,按照科学界对昆虫新物种的命名规则,这个物种就以刘漪舟的名字命名。
现在,刘漪舟已经本科毕业,并被保送研究生。在选择研究方向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昆虫学。刘晔老师自述“特别有成就感”,对刘漪舟也大加赞赏:“非常厉害!”
“有些人在考研的过程中,考虑到难易程度,被动选择了动植物学。但学了几年后,因为不是自己真正的兴趣,毕业后也没有从事相关工作。这对国家和个人都是一种损失。”石探记科学教育的老师说。
石探记科学教育已经启动了“百人计划”人才培养战略,即从2018年起的10年中,石探记会为每个小学员配备一名专属的科学家导师和一名学习顾问,导师均为国内自然科学领域有一定成就的科学家,会为小学员制定针对性的专属培养计划,并长期跟踪孩子的学习情况;学习顾问则负责记录孩子的课程收获、课堂表现、学习兴趣等成长轨迹。
石探记计划通过这一培养模式,每年培养100名小科学家,旨在提升青少年科学知识储备和科学思维素养,为国家培养杰出的科研后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