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16-17日,由北极星环保网、北极星大气网主办的“节能减排 低碳未来——第四届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技术交流会”在唐山召开。此次技术交流会得到了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大气专委会、机械工业环保产业发展中心、国家环境保护工业烟气控制工程技术中心等多家单位的支持。科研机构专家、烟气治理企业代表、钢铁企业负责人等20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现场
在此次会议上,国家气候战略中心、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北京科技大学、中科院过程所等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及多个环保企业陆续做了报告。
国家气候战略中心 战略规划部主任 柴麟敏
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战略规划部主任柴麒敏介绍了国内外减缓气候变化的相关政策,分析了碳中和目标与路径。柴麒敏主任对钢铁工业推动碳达峰与碳中和提出四点建议:一是提前布局战略转型,讲好中国钢铁工业的碳中和故事;二是强化行业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应对气候政策风险能力;三是加快生产工艺升级迭代,加强零碳智能技术产业转化;四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增加绿色投资、贸易和就业。
原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大气污染控制中心主任首席专家 张凡
原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污染控制中心主任、首席专家张凡介绍,钢铁是碳排放的主要行业之一,因此实现碳达峰对钢铁行业至关重要。他认为,钢铁行业大气污染源与碳减排的途径应聚焦烟废气量减排。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 高级工程师 孟超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孟超作了题为《长流程钢铁行业重污染天气绩效分级评定》的主题报告。孟超介绍了钢铁行业环境保护及排放现状、企业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由来。他重点分析了《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应急减排措施制定技术指南(2020年修订版)》(环办大气函〔2020〕340号)的编制目的、总体要求、关键指标等。
伦敦大学学院可持续金融与基建转型教授 中英(广东)CCUS中心秘书长 梁希
伦敦大学学院可持续金融与基建转型教授/中英(广东)CCUS中心秘书长梁希为大家解读了钢铁行业碳中和路径。梁希表示,钢铁行业是二氧化碳排放的最大工业来源之一,中国钢铁产量占全球钢铁总产量的大约一半,因此探索中国钢铁行业碳减排的未来之路至关重要。梁希认为钢铁行业实现碳中和的路径有五种:一是由高炉—转炉法转向电弧炉冶炼法;二是在冶炼过程中使用可再生能源;三是提升生产配套设施绿色水平;四是购买“森林碳汇”;五是针对钢铁生产特点开发应用 CCUS 技术。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博士 李晋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博士李晋分析了《碳中和愿景下中国钢铁未来发展路径的研究与展望》。李晋认为超低排放与碳中和不能混为一谈,超低排放会增加钢铁厂能耗。但是,超低排放是钢铁厂在碳中和愿景下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抓手:1、避免沦为落后产能;2、为CCS技术提供有利的前处理条件。
浙江严牌过滤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产品顾问 虞婉盈
浙江严牌过滤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产品顾问虞婉盈介绍了钢铁行业超低排放除尘滤袋选型。虞婉盈重点介绍了浙江严牌的主要产品PPS、PI/P84、MX、PTFE、PE的特点及适用工况。
中晶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新工艺研发中心总经理 王键
中晶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工艺研发中心总经理王键分析了绿色减排趋势下精脱硫工艺。在目前的政策背景下,王键介绍中晶环境首创全干法煤气精脱硫技术,采用全自主研发材料用于预处理、催化水解、吸收脱硫,结合特殊结构的专有吸收塔设备,实现低温、无废水、低阻力高炉煤气超净排放工艺。
北京科技大学 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院长 邢奕
针对碳中和愿景下钢铁行业的发展,北京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邢奕认为要围绕半干法、湿法、干法全覆盖,统筹兼顾污染物治理、节能、副产物资源化进行技术创新与研究,并对未来钢铁生产发展形势进行预判:第一,高效低耗多功能耦合超低排放技术是污染物治理的科学之道;第二,钢铁以煤基化石燃料为主,能源-污染物-碳排放具有同源性;第三,非常规污染物减排如预脱氯和精脱硫;第四,实现超低排放是碳捕集的基础;第五,高炉和热风炉为长流程炼钢工艺二氧化碳减排的重点工序;第六,源头减排——减少煤炭使用改变能源结构;第七,过程控制——能源消耗和工业过程两方面降低碳排放,第八,末端捕集——钢化联产。
上海北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 奚健
针对温室气体监测,上海北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奚健给出了三种解决方案:SBF1600光腔衰荡激光光谱法、SBF1500高温红外相关过滤法(GFC)、SBF1200-C非分散红外法(NDIR),并对每种解决方案做了详细具体介绍。
宝武集团环境监测站 副站长 董威
宝武集团环境监测站副站长董威介绍了钢铁企业全工序超低排放评估监测要点与注意事项。董威梳理了钢铁企业全工序超低排放评估监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监测点位规范、流场模拟、实测风量偏差、CEMS运行管理、空气微型站及产尘点TSP运行质控、自行监测方案。
淳禧应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发展总监 李峰
上海淳禧应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业务发展总监李峰分析了钢铁行业超低排放CEMS达标要点。李峰汇总了CEMS问题,分析了在线监测自查要点,并给出了相关的建议。针对钢铁行业超低排放CEMS问题,上海淳禧提出了三位一体即治理设施/在线监测/手工监测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 高级技术专家 申曦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高级技术专家申曦介绍了双碳发展环境与政策,分析了行业节能低碳路径,分享了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低碳服务案例,涉及产品碳足迹评价/认证、碳排放管理体系建设效果评价、企业碳排放核查等。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副研究员 李玉然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副研究员李玉然介绍了目前钢铁企业高炉煤气精脱硫系统的研究与应用,重点介绍了各地高炉煤气排放标准、煤气精脱硫的技术路线及案例,并对技术做了分析比较。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工程师 刘通浩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工程师刘通浩介绍了钢铁企业烟气连续监测技术管理要求,并对钢铁超低排放监测给出了对策和建议。
太原锅炉集团有限公司 总工程师 郭学茂
针对钢铁烟气治理,太原锅炉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郭学茂提出了钢铁行业烧结烟气深度净化+余热回收利用脱硫、脱硝、除二噁英、除CO及固废协同处理装置技术。以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为依托,以烧结废烟气作为助燃风,以煤矸石、煤泥、焦末、兰炭末、市政污泥等固废为燃料,在烧结烟气深度净化焚烧炉内进行流化燃烧,耦合炉内高温脱硫和SNCR高温脱硝,脱除烟气中的SO2、NOx、一氧化碳、二噁英。高温烟气引入余执回收利用装置内,脱硫脱硝后的烟气进入布袋除尘器,除尘后经引风机引至烟囱。
中琉科技有限公司销售部长 谭冬
中琉科技有限公司销售部长谭冬介绍了《NSAD-高炉煤气精脱硫技术》。该技术以纳米材料为核心,具有三大特点:1、系统简洁、运行无三废产生、不影响TRT发电;2、运行成本低, 不需频繁更换;3、脱硫精度高,可满足环保特别排放限制要求。
国家环境保护工业烟气控制工程技术中心 高级工艺工程师 郑英鹏
国家环境保护工业烟气控制工程技术中心高级工艺工程师郑英鹏介绍轧钢加热炉烟气排放的要求和烟气脱硫脱硝工艺,重点介绍了两种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路线:SCR脱硝+干法脱硫+袋除尘/干法脱硫+袋除尘工艺+ SCR脱硝和基于钙基固定床的脱硫脱硝除尘一体装置。
柏美迪康环境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BME战略发展高级经理 徐林燕
对于无组织排放,柏美迪康环境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BME战略发展高级经理徐林燕表示,柏美迪康研究团队对全厂排放源做污染关系、生产工艺关系、治理措施工艺关系等等的关联论证,找到最关键的管控节点,建立有效的全厂监测监控系统。达到以最科学的监测监控布点覆盖全部污染源为核心的目的,以智能化助力钢铁行业减污降碳。在为期一天半的会议中,与会代表深入分析碳中和对钢铁环保的影响,共同探讨钢铁行业实现碳中和的路径,推进碳中和愿景下钢铁行业绿色低碳发展。